-
[顶]菩提道修行指引。自皈依。自忏悔。自受戒。
自皈依。自归于佛。当愿众生。绍隆佛种。发无上意。自归于法。当愿众生。深入经藏。智慧如海。自归于僧。当愿众生。统理大众。一切无碍。自皈依佛。不皈依天魔外道。自皈依法。不皈依外道典籍。自皈依僧。不皈依外道邪众。《中阿含经六十卷》世尊。我今自归于佛。法及比丘众。...
-
[顶]《佛说阿弥陀经》
佛说阿弥陀经卷上 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。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,皆净洁一种类,皆阿罗汉,贤者拘邻、贤者拔智致、贤者摩诃那弥、贤者合尸、贤者须满日、贤者维末坻、贤者不乃、贤者迦为拔坻、贤者忧为迦叶、贤者那履迦叶、贤者那翼迦叶、贤者舍利弗、贤者摩诃目揵连、贤...
-
[顶]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
如是我闻。一时。佛在娑竭罗龙宫。与八千大比丘众。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。尔时。世尊告龙王言。一切众生。心想异故。造业亦异,由是故有诸趣轮转。龙王。汝见此会及大海中。形色种类。各别不耶。如是一切。靡不由心。造善不善。身业语业意业所致。而心无色。不可见取。但是虚...
-
[顶]《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
如是我闻:一时,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,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。 尔时,世尊食时,著衣持钵,入舍卫大城乞食。于其城中次第乞已,还至本处。饭食讫,收衣钵,洗足已,敷座而坐。 时,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,即从座起,偏袒右肩,右膝著地,合掌...
-
《佛说鬼问目连经》
闻如是。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。尔时目连晡时从禅定起游恒水边。见诸饿鬼受罪不同。时诸饿鬼见尊者目连。皆起敬心。来问因缘。 一鬼问言。我一生以来。恒患头痛。何罪所致。目连答言。汝为人时。好以杖打众生头。今受花...
-
菩提道六波罗蜜。
菩提道六波罗蜜。六度万行成就圆满佛果。 布施。持戒。忍辱。精进。禅定。般若。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。“般若”有深。广两种。深就是指“空性般若”。一切法的自性本自空。本自不生不灭。不垢不净。不增不减。就是深般若。 一...
-
《维摩诘所说经》
《维摩诘所说经》 「于是维摩诘语诸长者子。『汝等于正法中。宜共出家。所以者何。佛世难值。』 「诸长者子言。『居士。我闻佛言。父母不听。不得出家。』 「维摩诘言。『然。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是即出家。是即具足。』 出家者。文殊...
-
菩提道修行。
菩提道是无私利他的修行。不为求自己的安乐。发了菩提心之后。就要行菩提道。做弘法利生。无私利他的事业。与菩提道同修一起完成菩提大愿。菩提道修行指引。传播正法。菩提道处处皆道场。只为弘法利生。弘扬正法。 菩提道事业可以做更多利他的事。菩提道场。菩提道素食...
-
菩提道修行每日功课。
菩提道修行每日功课。 饭前供佛。 供养十方世界一切佛。菩萨。龙天护法。心中默念本师释迦牟尼佛。南无阿弥陀佛。把一切功德回向。愿一切众生解脱。往生极乐净土。成就无上正等正觉。 施食。 把多余的食物施于法界一切众生。回向功德。愿...
-
净业三福。
净福三业。这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标准。欲求生极乐世界者必修净业三福。 第一福。「孝养父母。奉事师长。慈心不杀。修十善业」。 孝养父母。令父母皈依正法。同修净福三业。求生极乐世界。是真正的大孝。在佛法中。一切皆为平等。 所以没有父母兄弟姐妹的分...
-
什么是真正的佛教。
什么是真正的佛教。 初学者入门。开智慧正见。 诸恶莫作。众善奉行。 自净其意。是诸佛教。 佛法非宗教。宗教属于世间法。求神烧香拜佛非佛教。非如来所教法。如来不提倡求神拜佛。...
-
《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》
如是我闻。一时婆伽婆。入于神通大光明藏。三昧正受。一切如来。光严住持。是诸众生清净觉地。身心寂灭。平等本际。圆满十方。不二随顺。于不二境。现诸净土。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。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。普贤菩萨。普眼菩萨。金刚藏菩萨。弥勒菩萨。清净慧菩萨。威德自在菩...
-
指引
这个不是求功德。功德在于布施心。做一切以一颗布施的心去做。并且回向功德 这样福德就无量无边。最好是发菩提心。一切为利他着想。安住于菩提心。摄心为戒。时常观照自己的身语意三业。并且做如法的事。这个时候内心就走向正道。越来越清净。修一切就都是无量的功德。发了菩...
-
菩提道修行指引。如何为逝去的亲人修行功德。离苦得乐。
菩提道修行指引。如何为逝去的亲人修行功德。离苦得乐。 超度已故亲人。脱离苦海。往生极乐世界。 每日必修。每日供佛饭前供佛。必须是纯素食和水果。供养虚空法界十方世界一切佛。回向功德给逝去者。给法界十方世界一切众生。愿一切众生解脱。离苦得乐...